智慧的家庭中,語言不是時時的必需品,更不是積壓品。它是一種工具,一個窗口,需要的時候彈出來,不需要的時候關(guān)閉,誰也不會覺得有什么異樣。
可是多數(shù)家庭,還是喜歡用語言去掩蓋距離。
有人明明對一個話題沒什么想法,卻總是匆匆開口,而這個開口通常適得其反;有人明明很累了不想說話,卻總是被迫或者下意識地進入對話狀態(tài),而這種對話常常陷入僵局;有人甚至刻意制造“珍珠時刻”,每天晚餐餐桌上匯報一日見聞,作為一種家庭儀式……
我們都以為讓語言填滿時間,是家庭溫馨的表現(xiàn),默默無言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──這個家不是有什么問題吧?也有人認為,我們每天所說的話中,80%以上不都是廢話嗎?家庭中更是如此,家長里短還講什么高質(zhì)量?
總之,你不覺得說話有什么問題,你每天如此。
進門,“回來啦!”臨睡前,“洗洗睡吧!”中間好幾個小時,有一搭沒一搭地閑扯,遇到關(guān)節(jié)點,談上一陣子,再進入不咸不淡的對答,直到再進入一個小高潮,也可能沒有了,最后的結(jié)果無一不是,洗洗睡了。
可是,時間一長你發(fā)現(xiàn):一個晚上,你想說的一句也沒說,不想說的倒絮絮叨叨一大堆;你急于想讓對方說的,人家可能根本沒會意,人家無意刺兒你一句,你又覺得大煞風(fēng)景;對方等著你的反饋,殷切程度誰都看得出來,可是,你偏偏像失語了一樣,根本不知道作何反應(yīng)……
家庭交流,真的不是說話那么簡單。
有的家庭,說很多話,但并沒進入深層溝通。這樣的家庭話是不少,但沒幾個優(yōu)質(zhì)回合。他們一般很在意自己說了什么,表達了什么,卻很少在別人拋出話頭的時候恰當(dāng)?shù)亟幼?。如同打球,發(fā)一個,死了,再發(fā)一個,不溫不火,接著再發(fā),一場比賽下來,大家都累得滿頭大汗,可是真正的較量沒幾分鐘。舅媽有一次說起,那天她在臥室,女兒在自己房間,老公在廚房,她聽到外面熱火朝天,以為倆人在聊天,結(jié)果一出去,發(fā)現(xiàn)倆人是說得很歡,不過都是在自說自話!
有的家庭,不怎么說話,但并不代表沒有溝通。不怎么說話,原因很多,一,不愛說話;二,不想說話;三,不必說話。無論哪種情況,都沒有阻礙這個家的互動回合。你出門,他把你送到門口,行動說明了一切;你生日,禮物不期然出現(xiàn),不用強調(diào)她心里有你;你出差,他響一聲電話,可能并不接通但你知道家里有人惦記。不是沒什么損失嗎?就算沒有一句話。怕就怕在,沒在一個頻率上。隔壁說,弟弟和妻子正鬧離婚。男女分居兩地。男人在工作,女人打來電話,說想他,男人當(dāng)然煩得要命;男人突然到家想給個驚喜,女人卻起了急:不會說一聲嗎!把我當(dāng)什么了!
還有的家庭,就算說著和別人一樣的話,但藏了太多東西,不知內(nèi)情,你根本聽不懂。生活在一起久了,說著A,其實你知道他想表達是B;說著B,其實你知道,他可能根本指的就是C。很有意思。有一次,去老大的新居。飯后,我們出門散步,夫人發(fā)來短信:茶已經(jīng)換好了。我們起哄:太模范了!老大卻說,其實她想說,她準備午睡了,我們什么時候回來她就不出場了?;氐郊?,老大動靜很小,夫人果然在睡覺,茶沒涼,溫度剛剛好。
智慧的家庭中,語言不是一個常量,更沒有參照物,說多說少,怎么說,寓意幾何,要看你的家庭生態(tài)。如果把它比作溝通的種子,溫度濕度合適,它能讓溝通變得無比玄妙;溫度濕度不對勁,它怎么長溝通都注定夭折。
聰明的家庭成員,也一定清楚語言的分量。有的時候,你說得很多但聽到的很少;有的時候,你不怎么說,但誰都知道決定權(quán)在你手中。你說得一語中的,掐到了七寸,在對方心里注定地位大增;你說得廢話連篇,又控制不住,對方當(dāng)然覺得你好像騷擾了他/她一輩子似的。
誰還在提倡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?那只是一種理想,更是一種假象。如果你的另一半,把你當(dāng)垃圾桶,什么都倒,不消一個月,試試?你肯定恨不得他/她是啞巴。
說一種理想狀態(tài):一個家庭中,都有自己的空間,你沒意見的時候,可以不說,沒人介意;你不想聽的時候,一個暗示就耳根清凈了;大家都想說的時候,才是真正的回合。
要知道,無語也是一種態(tài)度,當(dāng)你沒話說的時候。